2013 台灣藝術市集協會【環境友善市集】專案主視覺

2013 台灣藝術市集協會【環境友善市集】專案主視覺
本圖由插畫家 Ciao 繪製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iao-illustration/256878591049884?fref=ts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極限體驗 愛在雙溪

帶孩子來玩,或者,翻找出你的赤子之心來放肆

週末到這離塵不離城的山中小學園遊會
有極限體驗、生態探索
有音樂舞蹈、遊戲美食
如果同樂之際也想一展身手
歡迎報名設攤 0988-120-624 陳靜慧

活動日期:101年5月5日(六)上午九點至下午兩點
活動地點:雙溪國小吟風樓(明溪街一門)
活動內容:
一、各項冒險體驗(走繩、攀樹、大擺盪等....)
二、荒野保護協會生態體驗
三、至善國中國樂社、吉他、舞蹈表演
四、募發票及義賣活動
五、手作藍染體驗
六、士林區健康中心諮詢
七、美食小吃(炒麵、貢丸湯...)
八、各項遊戲闖關
九、免費卡拉ok歡唱
十、社區免費設攤
交通資訊:
捷運士林站1號出口轉乘255號公車,或大直捷運站3號出口前行三分鐘轉乘棕13號公車,於「明溪街」站下車,步行約兩分鐘到達。
主辦單位:台北市立雙溪國民小學
協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至善國中、士林區翠山里辦公處
設攤聯絡人:陳靜慧0988-120-624
學校聯絡人:吳欣儒2841-1038分機12
媽媽報極限體驗 愛在雙溪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2012台灣珊瑚礁總體檢年度行程



Let's go reefcheck!

親愛的朋友:
鑑於往年體檢地點與時間,通常都是遊客雜沓之處,
導致許多人在交通安排上困難重重,
因此,在今年年初我們將公佈今年所有場次時間安排,
並且在三月時陸續開放各場次報名表,
請各位拭目以待!

4/29-5/1 綠島場次(報名中!)
5/25-27 蘭嶼場次 ( 報名中!)
6/9 番仔澳場次 ( 報名中!)
6/21-24 東嶼坪工作假期 ( 報名中!)
7/1 野柳場次(原定6/10,因潛水船檢修故改期,敬請見諒) ( 報名中!)
7/14-16 台東杉原工作假期
7/28 東北角鼻頭角場次 ( 報名中!)
7/29 東北角和美國小場次 ( 報名中!)
8/25-27 台東基翬工作假期 9/23-24 小琉球場次

詳細內容請見http://reefcheck.blogspot.com/

***關於台灣珊瑚礁總體檢***

這是一個民間發起的珊瑚礁調查行動,運用國際間通用的志工體檢技術,民間潛水員都可以加入,了解如何將所見的海中世界化成科學數據!!

從2009開始,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由民間非營利機構主辦並公開招募潛水志工,透過一人一點的力量擴大調查的範圍及頻度,在台灣每處珍貴海域都建立起監測網,守護溫暖環繞我們的深藍大海。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千里步道六週年】4/28(六)福和橋下永和社大生態園區一起來種樹!


千里步道運動串聯,自2006年起至今已邁入第六年!

完成主幹道3000公里串連之後,即展開下一個五年--步道變綠道的階段工作,2012年周年活動,在新店溪畔、千里步道路網的重要節點-永和社大溼地生態園區結合地主提供土地無償使用回復生態的心願、永和社大園區十年經營經驗、加入樸門永續設計的規劃理念,以及千里步道志工工作隊投入,將以往做為廢棄物掩埋場、停車場,曾經傷痕累累的林家土地,賦與新的生命,迎接新階段的運作,未來預計將規劃成為更豐富並具有教育意義的食物森林示範點!

千里步道一路行來,在屆滿六周年的時刻,誠摯邀請工作隊夥伴、步道之友、步道志工一起來,讓步道變綠道,遍地生綠機!

428打造食物森林,啟動綠行動!

活動時間:4月28日(六)下午2點-5點
活動地點:福和橋下永和社大生態園區
主辦單位:千里步道、永和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1330~1400 報到集合
集合地點(1)1330永和社大校門口/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71號
集合地點(2)1350永和社大生態園區入口/新店溪左岸新北市自行車道,福和橋往上游約100公尺處左側
1400~1415 千里步道六周年種樹行動/千里步道運動發起人
1415~1500 認識環境/永和社大生態園區;土地的故事/林旭初(社大學員,土地無償提供者)
1500~1550 整理環境、清理垃圾、挖取樹苗
1550~1630 種一棵樹,夢一片林
1630~1700 收拾環境、清洗工具,分享收獲與點心
1700~ 自由交流,賦歸~

詳細活動資訊請至http://www.tmitrail.org.tw/?p=7648

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沙塵捎來的訊息

看似不起眼的沙塵旅行,傳遞著地球氣候、生態系的重要訊息。

撰文╱巴托勒特(Jeffrey Bartholet)翻譯/邱淑慧

重點提要
■雖然科學家投注許多心力研究污染,但多年來他們忽略了天然沙塵與大氣的關聯。最近他們開始意識到,沙塵會影響氣候與雲的形成,並且會為海洋與雨林帶來養份。
■科學家為此進行了許多研究,但大氣中沙塵的效應很複雜,因此我們所知仍有限。即使以最好的超級電腦進行最複雜的模擬,也無法提供完整的解釋。

位在撒哈拉沙漠南緣的波德利窪地,是片可怕的孤寂之地。咆哮的狂風掃過鄰近的提貝斯提山和恩內第高原,匯入這個如美國加州般大小的乾烤荒地時,風速更為強勁。這裡曾有座水量豐沛的淡水湖,但如今只剩下一個水坑。這裡最常見的景觀,就是空無一物。

不過有的時候,當風掃過這座古湖泊的湖床時,會將無數的細小顆粒捲向天空,形成紛飛的龐大煙雲。接著這些沙塵開始了神秘的旅程,這正是科學家現在極力想探究的。

幾十年前,科學家對於沙塵並不怎麼在意,就像我們一般人一樣,會清除家具底下的沙塵,偶爾注意到房子裡有微塵飄舞,這些顆粒通常綜合了昆蟲屍體的殘屑、植物纖維和廚餘碎屑。研究地球大氣的科學家,則著重於大氣中人類製造的粒子,也就是污染物。只有少數科學家想要確認,那些不時在地球循環的數百萬公噸土壤或礦物沙塵,是如何影響氣候、使海洋豐饒,並提供了亞馬遜雨林等地的重要營養成份。

美國邁阿密大學的海洋學與大氣化學榮譽博士普洛斯佩羅(Joseph M. Prospero)就是沙塵研究的先驅者之一,然而他回憶1960~70年代他發表論文指出非洲的沙塵會大規模移動、飛越大西洋抵達美洲時,他的同事很懷疑這也能做為重要的科學題目嗎?「人們總覺得把沙塵當題目很可笑。」他表示。

他監測巴貝多等原始地區的沙塵測站,分析並測量空氣過濾器捕捉到的東西。他的研究過程是孤獨的,然而研究結果卻提高了大家對沙塵的興趣,因為越來越清晰的衛星影像,與普洛斯佩羅描述的情景非常吻合:沙塵顆粒形成數百公里寬的巨大羽狀煙塵,如同巨大風暴產生的風浪般掃過非洲大陸,落在大西洋的另一側。同時,人們對於氣候變遷研究更感興趣,而且越來越顯而易見的是,沙塵對地球的溫度變化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普洛斯佩羅說:「現在關於沙塵的科學論文很多了,多到不可能全部讀過。」根據統計,由1970年代早期到2001年,關於撒哈拉沙漠沙塵的論文數量每四年增加一倍。美國德州大學地質科學副教授吉爾(Thomas E. Gill)負責協助維護沙塵研究的資料庫,他說要跟上進度其實很困難,「你認為這是個深奧的題目,但是每星期我都會看到以各種形式討論沙塵的50~100篇論文。」

這所有的研究告訴了我們什麼呢?沙塵的故事其實是在描述一項挑戰,企圖找出我們所居住的行星正在發生什麼事。它顯示出,地球生態系某個區域的變動,會對其他區域造成巨大影響。「我們的科學工具讓我們更能得到答案的同時,也啟發更多問題。」維吉尼亞大學環境學教授史瓦普(Robert J. Swap)表示。他在1992年共同發表了一篇論文,是關於亞馬遜河流域裡的非洲沙塵,他對沙塵的研究結論是:「我們應該尊重自然的複雜性。」

非洲來的沙

要了解這個複雜性,有個方法是追蹤那些假設來自撒哈拉且飛越大西洋的極少量沙塵。在這些沙塵的旅途中,以及抵達下一個目的地(它們並沒有終點)時,我們都可以研究它們與周遭環境如何相互影響。

我們由波德利開始,是因為那裡是地球上最為沙塵瀰漫的地方。更廣大的撒哈拉沙漠和鄰近的沙赫爾沙漠,也是沙塵的來源:每年夏天,非洲的沙塵會飛越美國南部和東部的大部份地區,弗羅里達的沙塵有75~80%是這樣來的。當邁阿密下雨時,居民清理車子表面的紅色沙塵,所拭去的是經過了長途旅行、來自非洲的訊息。在巴哈馬群島或弗羅里達群島上漫步,就如同走在非洲的土壤上。

地球每年產生約20億公噸的沙塵,其中一半以上來自非洲的沙漠和旱地。中國產生的沙塵會往夏威夷和北美西部而去,巴塔哥尼亞的沙塵則會飄往南極洲;格陵蘭的沙塵則大多來自亞洲,但是1930年代乾旱導致的美國沙塵暴,似乎也以某種方式前往格陵蘭冰河。

非洲的沙塵大多乘著西風,飛行6400公里越過大西洋。根據估計,每年大約有4000萬公噸的沙塵降落在亞馬遜雨林,其中有一半可能是來自波德利,這些沙塵含有鐵、磷等生命所需的礦物質。

波德利的沙塵在起飛之前,一直在地質「候機室」中。當土壤原本的表層脫離,新的一層便會暴露在空氣中。要使沙塵顆粒離開土壤表面並且開始飛舞,所需要的風速會與地表和氣候的狀態有關,不過一般而言,約是每秒4~12公尺。當沙塵顆粒開始彼此推擠,會使土壤鬆動,較小的顆粒會往上浮動。飄浮在空中的沙塵開始混合在一起,最初是與盤旋在波德利上空的其他顆粒,後來則是與非洲其他地方的沙塵和污染物混合,最後成為飛越大西洋的龐大沙塵的一部份。

當我到普洛斯佩羅位於邁阿密大學的辦公室拜訪他時,他給我看了電腦裡的衛星照片,並且搖頭說:「這有點混亂。」他用手指出非洲與大西洋不同起源且多種顏色的羽狀流動,「就數量上看來,很難明確指出哪裡發生了什麼事。沙塵全部混在一起,從非洲北部不斷向外吹送。」

千年來可能都不曾發揮任何作用的沙塵,一旦進入大氣,便開始影響氣候。沙塵會吸收來自太陽的輻射,也會吸收地球表面反射的輻射,因而使大氣增溫。但它也會把部份輻射反射回太空中,造成冷卻效應。哪一部份的輻射會被吸收或反射,取決於沙塵的化學成份、礦物質和沙塵顆粒大小,還有光的波長。在大多數情況下,沙塵傾向於反射來自太空的短波輻射,吸收來自地表的長波輻射;如果混雜了煤灰,甚至會吸收更多的熱。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2年第122期4月號】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綠色和平希望號之旅


2012/04/02,天氣很好,今天是我們台灣藝術市集協會的旅遊日,協會的工作人員們興奮地從台北出發,前往久違的基隆港口,要去向首度來台的希望號say hello!

我們到達基隆碼頭的時候約莫是下午三點多,整個下午的旅程都有溫暖的陽光隨伴同行。首先印入眼簾的是畫有繽紛彩虹的希望號!














擁有「希望號」這艘船的綠色和平組織同時還擁有了其他兩艘船,分別是「彩虹勇士號」、「極地曙光號」。而本次是希望號首度造訪台灣,展開為期兩周的「疼惜海洋.希望臺灣」之旅。

當協會同仁們在等待上船的時候,一旁還有熱心的志工上前來招呼我們,跟我們詳細介紹綠色和平組織的使命與成果。原來除了守護海洋之外,他們同時也關注全球的森林以及汙染防治和農業與食品安全。

然而礙於經費問題,目前綠色和平組織在台灣的活動經費大多是仰賴荷蘭總部及香港分部的支援。該組織最近也正積極地向台灣民眾募款,希望可以呼籲台灣的民眾一起來關心自己所生所長的這塊土地及海洋生態。令人驚訝的是,為了維持組織的公正性和獨立性,綠色和平聲明不接受任何政府、企業或政治團體的資助,只接受市民和獨立基金會的直接捐款。這種堅守原則的精神,實在是令人佩服。受到感召的我們,也就秉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原則,簽下了捐款單。每個月只要三百元,就能夠成為綠色和平的會員,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現場捐款後志工給我們的希望號貼紙














上了船之後,協會的工作人員跟隨著講解人員逐站地了解這艘曾為環境保育立下許多汗馬功勞的船隻。這艘希望號是在1984年建造而成,原本是俄羅斯海軍的救火船,加入了綠色和平組織之後,它在2002年被綠色和平網站的訪客們命名為「雅絲貝蘭莎」(Esperanza,即西班牙文中「希望」的意思)。

希望號之旅出發!!








分別是綠色和平、荷蘭、中華民國的旗幟















因為希望號要入基隆港,所以掛上中華民國的旗幟以表尊重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為什麼要掛上荷蘭的國旗呢。解說人員向我們說明,綠色和平的總部設在荷蘭,因為荷蘭是國際法庭的所在地。由於綠色和平組織在捍衛環境的過程中常常阻擋了企業財團的既有利益,因此他們經常遭受到檢舉及控告,必須要頻繁地進出國際法庭。聽到這裡我們不禁感嘆,原來在地球的另一端有這麼多人為了守護地球而遭受苦難,但身處在台灣的我們卻無法自覺。


能夠即時傳遞訊號的衛星




專業的外國人士及翻譯志工講解船隻的操控








船上擺放的書籍,讓人有種化身成為航海家的感覺

















      





導覽的最後一站,船上的工作人員給我們上了一課,並且清楚的傳達給我們,綠色和平組織的訴求是甚麼。

這次的綠色和平希望號之旅,我們完完全全可以感受到工作人員們的熱情與盼望。我想我們不能只是坐享其成地等待眾人辛苦所努力的成果,身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我們必須也得做點甚麼!

最後僅以這張照片向大家勉勵。
不管是多麼微小的行動,都是我們改變地球的開始。